2001年1月份

地面天氣圖
(1.63MB)
500hPa天氣圖
(1.88MB)

1月初全球水溫分佈
1月中全球水溫分佈


觀測分析:

2001年1月份------地面氣壓分佈狀況

•蘇力由1日至5日間在菲律賓以東海淢飄移,最後在海上消散。
•1月1日至9日為上月留下至本月的溫帶氣旋形成,主要時間在亞留申附近徘徊,最強時的中心氣壓約955hPa。
•1月5日至8日,內蒙西北之西伯利亞有強烈大陸性反氣旋滯留加強,中心氣壓一度達1067hPa之高,並為該區帶來幾十年來低溫--零下三十餘度。該寒潮於9日東傳及在高緯度擴散,接而令黑龍江出現低溫。本港並未受其直接影響,氣溫約下降至14度左右。
•1月9日至15日有本月第二股的溫帶氣旋形成,自華中向東北移往亞留申附近徘徊,最強時的中心氣壓約976hPa。
•1月11日至14日,有寒潮在貝加爾湖醞釀,其生成之反氣旋中心氣壓一度達1060hPa,其為黑龍江帶來零下30度之低溫。此寒潮於15日南下,使香港氣壓再降至14度左右。
•1月18日至21日有本月第三股溫帶氣旋,在日本以東海域形成後迅速東移,最強時的中心氣壓約998hPa。
•1月20日至25日有本月第四股溫帶氣旋,在東海形成後迅速向東北移動至換日線之白領海海峽後滯留,至29日移往北極,最強時的中心氣壓約955hPa。
•東亞內陸16至22日間主要受一滯留在蒙古的反氣旋所控制,中心氣壓維持在1040hPa左右。20至24日有頗強的西南渦在西川出現,加上22日至24日滯留高壓東移,引致此幾日華南轉受一股潮濕及溫暖的偏東氣流所影響。
•1月22日至25日有本月第五股溫帶氣旋,在日本以東海域形成後迅速東移,最強時的中心氣壓約990hPa。
•1月24至27日有另一股1040hPa的冷高壓自內蒙東移往亞留申,而地面冷脊則於26日伸展至海南島,和其相連繫的冷空氣亦抵達華南,由於當時華南相當潮濕,加上高層有良好輻散環境,故當冷鋒橫過時,華南至台灣都一度受大雨影響。及後因長期多雲及吹偏北風,本港於初二至初四間氣溫下降,一度跌至十度左右的入冬最凍紀錄。
•1月26日至31日有本月第六、七八股溫帶氣旋同時出現,及後迅速東移往亞留伸附近。
•1月26至30日東亞內陸,近青海有1050hPa的反氣旋滯留。

2000年1月份------500hPa高空天氣狀況

1.副熱帶高壓脊

副熱帶高壓脊中軸15度,並於中心150至130度間擺動,西緣很少超過東經120度。月初勢力較弱,中期轉為明顯,但後期再次減弱。


2.西風帶

北緯20度以上皆一直受西風帶支配。

•1月1日至14日間,東亞天氣主要受一強烈的副極地低氣壓所支配著。
•1月1日,西北太平洋東經140度區域有一段極深的短波槽脊,槽發展成強溫帶氣旋在地面反映,及後強脊發展成阻塞高氣壓,自1日至5日帶著強烈的暖空氣深入北極圈區域,從而引發一次大規模的冷熱置換機制。
•1月1日至4日,副極地低氣壓在西伯利亞內陸形成打轉,5日除暖高壓北上而對應南下,中心慢慢移至貝加爾湖及不時伸出橫槽,強寒流在槽後發展成大陸性反氣旋,及對西伯利亞等區域帶來異常寒冷的天氣。
•1月8日至14日,該副極地低氣壓加速東移至庫頁島,並再呈橫槽西延,引致第二股寒潮在期間於貝加爾湖發展及南下。
•1月5日至10日有一段南支槽急速東移及加深•地面則有相關東移的溫帶氣旋。
•1月16日至19日,西伯利亞受一較強的西風脊支配。
•1月21日至24日,有一波較明顯橫槽在內蒙形成東移,屬短波。
•1月24日至31日間西風帶主要為多及密之弱小短波槽東移,東亞大槽不明顯。


3.熱帶氣旋
•此期間共有一股熱帶氣旋,分別是
蘇力--強烈颱風

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製作

Back to typhoon home